48 财富论二什么是财富

发现易经――生之大原则(公告栏) 48财富论二 什么是财富

48财富论二:什么是财富

财富,或者是自然的,或者是创造的,而亚当斯密所指的财富则是专指创造的。但这创造的财富对我们来讲也是有分别的,而并不是所有被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财富。而且,我们上一章中的财富是财富之本意,而本章之财富更多的是引申义,即在人的眼中什么是财富。一块石头,如果吃则不是财富,用来建筑则是财富。人看见漂亮女孩就想亲近,但牛马却只对同类感兴趣。就是说一件东西能不能被看成财富与人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他有关。这是人为的、动态的财富观,也是本章所要阐明的财富的引申义。

比如对一个小孩子,美丽的玻璃球、好看的动画片才是他所认为的最大的财富,而成年人则喜欢帅哥美女和金钱。所以财富之所以为财富与满足人的三种需求有关,一是的需求,二是精神的需求,三是灵魂的需求。

先说*。人都是肉身,但是我们各位最不认识的可能就是自己了。我们有时照镜子会十分诧异的发现:这家伙是谁?怎么这么陌生?那家伙就是你的,“你”这个东西主要指的是躲在大脑里的那个“人人”,与镜子里看到的这具身躯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你必须首先满足他的需求他才会好好地给你干活,听你指挥。饿了要饭吃,冷了要衣穿,困了要觉睡,隔三岔五还要到老婆**闹上一番。所以能满足的是第一种财富,也是最基本的低等的财富。但我们要做的只是满足之欲而不要被之欲所控制。*基本上就是条狗(有狼性,更有奴性),你太满足他了,他会变得强大,不太愿意听你的,甚至反过来攻击你,控制你,让你进一步满足他。所以,一句古话是怎么说的“只有饥饿的奴隶才不会向你要求自由和*”(小景当然会反对这话,但*是条狗啊),说白了,这东西就是要让他保持在一种几乎饥饿的状态,而不应该给予最大的满足。而且,所满足的都是些什么事呢?吃喝玩乐,饮食男女,普普通通的肉之欲,中性的很,没有任何值得推崇和贬低的地方。肉之欲是人之为人的第一需求,但我们绝对不是生活在*之中。记住,我们是大脑里的那个“人人”,而不是脊椎骨内的那些对冲动的反射。

既然我们主要的是生活在大脑中的那个“人人”,所以我们人之为人的生活主要的就是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满足靠的是物质,满足精神靠的是精神。而精神满足其实是满足的进一步升级和延续。比如吃饭,一个馒头两碗稀饭是一种满足,与三两个亲密的好友全之聚之德之一坐也是一种满足,而一边欣赏着日本艺伎的表演一边与心仪的女人默默地品尝着浴后的甜点那又是另一种满足。所以同样是上的满足,用什么来满足,在什么地方与谁一起满足在此时变得重要起来。这种精神的满足我们称之为*的延伸,但*的延伸只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精神满足中的另一大部分却是自由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就像世界一样,当满足了他的需要之后,他就会开始活动活动。精神也一样,当精神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后(?),他也要开始活动活动。精神的活动同样会象一样可以发现和创造许多东西。发现主要是发现自然,这是精神世界最为主要的财富。而创造则基本上是围绕他所发现的自然,在人文上进行自我的描述。就是说,精神发现和思索的那个自然是怎样一副图像呢?精神必须用语言描述出来并给他启上个名字。这描述、这取名字就属于创造。所以生之易说,一切的知识都是对自然本身的描述和复制。人是没有智慧的,人的这种精神活动所表现出的发现与创造只是人在精神世界里闲来无事积攒下来的悟性所为。设若没有自然,人能发现什么?人的发现就是发现自然。自然即智慧,人发现了大自然这种智慧的结构及契约方式,于是人便复制和模仿这一方式并在人为的社会约定中使用。所以人所拥有的这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是来自自然。

第三种是灵魂的需求,而灵魂是不存在的。但人之为人为何又会出现这种需求呢?“保暖思*”这是的必然,而在精神世界里,当人们认为自己已经认识和发现了足够多足够成体系的自然之后,人就会开始寻求这自然背后的规律。人愈是认识自然就愈是发现自己的渺小。怎么办呢?人开始探求(主要是臆想)自己是不是不应当在自然界中处于如此渺小而又无助、无奈的位置呢?我们知道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是几近于无的,所以人愈是深入地认识到大自然就愈是明了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至为渺小的地位。这是人之为人的大悲剧,当我们无知,当我们狂妄,我们以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世界的主宰。不是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么?仿佛地球是一只小狗,稀少到了竟然只有一个,所以必须保护。唉,人是何岂的狂妄。要知道,地球就是一块地,人就是上面的庄稼,这一层灭了,下一层又会自然而生,谁又是谁的谁呢?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当我们开始变得丰富而有内涵,我们才真正发现,原来自己在自然中的位子是如此的不值一提。于是我们人就开始思索和解决人在自我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与在自然世界中的不值一提之间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及对这种矛盾的焦虑是人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大自然并不承认有这种矛盾存在,自然的一切无不是和谐的,所以大自然也不认可这种并不存在的矛盾也可以酿成一种焦虑及忧烦。而面对这种天然的不可逾越的人与自然的差别,我们人又该怎么做呢?人该用什么以及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安慰和解决自己生之为生的焦虑与忧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灵魂的需求。当我们生之为生时,我们是以本身系统运行的方式参与这世界的存在的;而在我们有生之前,则是以母系统之因素的方式参与这世界的存在的;而在我们有生之后,则是以子系统之复制的方式参与这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芸芸众生无一时无一刻不参与这世界的存在。就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自然之一部分,除非我们自我剥离自我异化才会产生自我的渺小感,不然我们就是同自然本身一样伟大而永恒的。所以,自然本身不仅为和精神提供最大的需求,同时还为人之所谓的灵魂提供最大的需求。而我们知道,灵魂之需求的最大供应者是信仰,而信仰的目的当然就是解决人之为人的那种矛盾的心情,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焦虑与忧烦。所以对应未生之前,佛家臆造出前世世界,对应有生之今,佛家又有今生世界,对应有生之后,佛家臆造出往生世界。而实际上一切信仰所提及到的这三生世界,刨除掉臆造的成分,都只是大自然自然而然的世界。

所以,基于以上的三种满足都可以被人们称之为拥有了财富。一般地,人们首先会看重的满足,这是我们一般人所追求的财富,也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满足感与财富欲。但二般人更看重对精神的满足,这些人通常都超脱了*的控制,或者说他们本就是对*有了充分满足的洒脱之人,或者说他们已经不满足追求*了而并不考虑自己是不是在*上得到了满足。而且,还有三般的人,可能是拥有了的及精神的满足或着是根本就还没有拥有,但他们更注重的是灵魂意义上的满足。而且在后两般人中,因为过于注重精神及灵魂意义上的满足,他们当中有人反对为提供充分的满足。那么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呢?一切皆在自然。是应当满足的,但不要被所控制。我们要成为一条好狗的主人而不是他的奴隶。精神更应当满足,因为那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啊。但灵魂的满足可以忽视吗?当特别是精神得到满足之后,人之为人的焦虑与忧烦自然也就更加重要了。在不能满足的焦虑中人是可以生存的而且还会更好地生存,但在精神及灵魂不能满足的焦虑中人就会活得很难受,会感觉备受折磨。所以财富的占有固然首先要能够满足,但同时更要满足精神及灵魂。的满足总归是初级的,获得的快乐也是浅层的;精神的满足才是强烈的,获得的快乐也是深刻的;灵魂的满足无疑是终极的,获得的快乐自然是久远的。所以有钱,顶多只部分地代表了第一种财富;有识是第二种财富;第三种财富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姑且称之为有内涵,那是一种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祥和状态。这种状态是人与自然的自然一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渺小也不伟大,是自然的自然之态。当然也就没有焦虑,同时也没有喜悦。呵呵,就那么回事。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